为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师生学术视野,提升师生科研素养,受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之邀,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简继文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9月29日下午3:00-4:30在汇南第四实验楼214报告厅,简继文博士作了题为《新颖含硼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的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由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蒋维东教授主持。在历时近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中,简继文博士重点介绍了利用低温基质隔离红外装置研究硼原子与有机化合物(乙烯、乙炔、苯等)在稀有气体基质(Ne,Ar)中4K沉积以及退火、光照等条件下的反应,阐述了硼原子对C-H、C-C键的活化机理,并且介绍了硼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化学行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简继文博士在报告过程中,幽默风趣、讲解细致,注重启发式的提问,鼓励参加报告的研究生、本科生努力奋进,与参加报告的师生进行了良好的学术互动。
在交流环节中,参加报告的师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简继文博士进行了咨询,简继文博士给予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师生们从这次报告中获益良多,老师们增进了对硼杂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化学行为的了解;学生们从简继文博士的成长经历中,学习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勤奋努力、刻苦专研,才能成为科研工作者、成为优秀校友。
简继文,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副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16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3月加入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目前在质谱、分子光谱、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承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等项目,且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著名化学类期刊发表高质量SCI收录论文近20篇。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