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16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经评审,我院作品’与暗同行—多元主体视角下关于自贡市盲道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和’发光金属镉有机框架材料对水中抗生素污染物分子的检测识别”分别荣获哲学社会科学类一等奖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二等奖。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旨在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届省级’挑战杯”大赛中,我校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其中,我院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由我院宋磊、杨红霞老师团队指导的’与暗同行——多元主体视角下关于自贡市盲道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项目,以视障者及其行走的盲道为调研对象,以自贡市为调研区域,通过实地踏勘、问卷调查、走访民众及视障者,采集数据、分析研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隐藏的社会问题,提出在多元主体的协同下改善盲道现状的优化措施,助力视障者出行。
由我院王军、路璐老师团队指导的’发光金属镉有机框架材料对水中抗生素污染物分子的检测识别”项目,利用1,3-双(4'-羧基苯氧基)苯、3,5-双(1-咪唑基)吡啶与d10金属Cd2+离子利用水热合成了1例新颖的Cd-MOFs材料。Cd-MOFs可以在不同的有机溶剂分子中识别检测硝基苯分子(NB)。同时,选择16种抗生素对Cd-MOFs样品在水溶液里进行荧光测试,发现Cd-MOFs样品可以有效识别水溶液中呋喃妥因(NFT)和呋喃西林(NZF)等。Cd-MOFs材料可作为多功能光学传感识别呋喃妥因(NFT)和呋喃西林(NZF),为检测水体环境中的抗生素提供新的可能。
化环学院对’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度重视,院团委精心组织,不断拓宽渠道广泛宣传、学生积极参与,赛事流程规范,使’挑战杯”赛事成为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展现创新才能的有效平台。此次比赛我院的良好表现和优异成绩离不开项目团队艰辛付出,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勤指导,更离不开学校团委提供的组织保障、悉心培育和倾力指导。化环学院将总结经验、整合资源、优化平台,持续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我校培养创新人才和展示学生学术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