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谱新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0-19浏览次数:205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不懈奋斗,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发展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教师队伍建设狠抓不懈。现有博士学位教师53人,占专职教师比例为70%,高级职称教师4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2人;留学归国人员16人;专兼职教师中有杰青1人,省级人才4人,省级后备人选4人,市级人才6人,市级后备人选3人, 校’652学者”1人。教师获省、市厅级以上表彰50余人次,其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符宇航被评为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2021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并于2022年当选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符宇航参加党的二十大.jpg教师风采.jpg

 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2018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学科在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化学学科排名中荣膺四星级学科。2021年获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化学学科入选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化学工程、环境工程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化学学科入选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2.png

化学学科入选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1.png

 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批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安全应急救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立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7项,立项省级示范课程1门,校级示范课程16门,双语课程7门;教师主编、参编教材5部,发表教改论文19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7项,省级大创项目10项,校级大创项目34项。每年举办’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1+X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指导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研究生考取率连续五年超过20%,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clip_image005.jpg




 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稳步增强。建成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南分中心)、绿色催化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轻化工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轻化工固废资源化研究所、高含能物质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教师发表SCI、EI等期刊论文300余篇。获批市厅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项目14项,横向科研项目84项,总经费近3000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3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4件,转化专利8件。



轻化工固废资源化研究所.jpg

 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四川消防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于2021年成立了应急与安全学院,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优势,为全省石油化工轻工等专业工程消防审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2022年’石油化工轻工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着力搭建应急、消防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共建共享’四川省工业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获批首个全国应急安全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大型模锻压机灭火系统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clip_image016.jpg

应急与安全学院揭牌

clip_image017.png

’石油化工轻工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党建和群团工作扎实有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绿创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学院党委和所属党支部多次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被评为学校2019年度、2020年度’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分工会2019年被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clip_image018.jpg

’模范职工小家”授牌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