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东教授受邀参加全国第二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十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发布者:hhAdmin发布时间:2025-08-16浏览次数:34

2025725-28日,蒋维东教授受邀参加了全国第二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十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化学学会、内蒙古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共同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承办。大会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物质构建、绿色发展——迎接超分子化学新未来”为主题,本次会议共设置7个专题分会场,围绕大环分子设计、超分子药物开发、自组装新基元、超分子催化等11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佟振合教授、杨玉良教授、方维海教授、王梅祥教授、谢素原教授、常俊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教授以及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共计700余人参加会议。


我校蒋维东教授受组委会邀请参加了此次盛会,并做了题为《主客体作用选择性调变低活性双金属模拟水解酶活性研究》的邀请报告,并主持了第五分会场三个报告。其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围绕环糊精、葫芦脲、杯芳烃等不同主体分子对带不同联接基的双三齿咪唑衍生物双核Zn(II)配合物催化RNA模型物HPNP酯转移活性影响方面的阶段性研究,发现主体分子可高选择性调变双核金属配合物构象,进而直接影响其催化活性,部分可达两个数量级的活性提升。同时,结合1D/2D-Rosey核磁表征、分子对接、竞争包结等进一步证实了主客体结构的匹配程度决定了主体分子对客体分子的包结行为,且发现在联结基相同时,配位单元结构特征就成为主体分子对配合物包结的显著影响因素。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全面展示了我国在大环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了大环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为推动我国化学学科交叉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向同行专家宣传了四川轻化工大学,并围绕学科发展、科研细节、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获取了有利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积极的信息与方法。